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节 (第3/6页)

  所谓禁关令,就是禁止关内的汉人进入东北,因为清廷将此视为自己的龙兴之地。

    当年清廷大军入关,不仅仅是军队入关这么简单,而且带着大量人口入关。

    那时清廷还是八旗制度,军民合一,打仗的时候是军人,和平的时候是普通百姓。

    他们和八旗旗主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有种主奴的感觉,这种关系非常固定。因此清军入关之后,这些家属也跟着入关。

    就这样,大量的满族人进入到了关内。

    而东北人口锐减,剩下的大都是汉人。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满清留恋关内的舒适生存环境,但后来清廷发现,必须阻止汉人入关移民,因为关外本来就没剩多少满人,移民过来的又都是汉人,时间一长,恐怕东北将全是汉人。

    清廷还抱着一种非常畸形的思想,万一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还能逃回老家。——留着后路,怎么可能真想好好统治。

    就是这种思想驱使清廷实行了禁关令。

    相当长的时间里,禁关令非常严格,甚至一度连流放犯人到此都被禁止。

    总的来说,禁关令把东北和内地完全隔开,不单禁止移民这么简单,东北和内地基本上没什么交流。

    清朝在东北地区实行了200多年的禁关令,使得东北地区严重落后于关内。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他方面,东北地区都无法和关内相比。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口非常少,这一点对清朝的危害非常大。

    同时,为了保持东北地区的特殊性,清政府对这一地区也不设行省,采用“旗民并治”的政治制度。不设总督、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