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四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四十四) (第7/8页)

里的特性,能说没有道理吗?对春木的特性,刻画的可也入木三分。“水火既济方佳”,单从树木习性来说是很有道理的,树木生长在春季,确实需要阳光和水分。只是古人在算命上论述“五行”,是把功夫用错了地方,但考究古人在论述“五行”在四季里的宜忌的说法,从语言上来说,能说没有逻辑性吗?那可是算卦上的说法。可为何现代人译《周易》一书如此地没有逻辑性呢?《周易》若真是算卦的书,其句子也不会像今天人们的那种译法,头上一句,脚下一句,语无伦次。可《周易》本不是算卦书,而是政治哲学书,其内容自然是很有逻辑性。而今天的人们把《周易》错误理解为充满着哲理的卜筮书,才会译出理不理,筮不筮的语无伦次的语句来。而对那些标题为“《周易》(一些人称《易经》)里的哲学思想”,而却又把《周易》里的内容译成“卦”与“占卜”之说,这要比街头打着“周易”算命的影响更可怕,更流毒。因为学者,教授尚且如此的‘著书立说’,难免算卦先生不能不去打着“周易”‘预测’的旗号了。

    我们再看一本称《周易全译》里对这一句的译文:“[译文]初六,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之上,这是吉利的贞兆。若占问有所往,则必逢凶险。就像瘦弱的猪不情愿地拖回来。”这又是一种译法,也把“贞”理解为“占问”。这《周易全译》虽然没有在封面上写有什么“《周易》哲学与智慧”,与那本写着“《易经》里的哲学与智慧”的一书里译文相比,是力争把那一段话译个自圆其说,但谁有能理解这一句话,到底是何意思呢?

    《近思录》收编有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