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3/7页)



    没多久,李谕又收到了从武汉发来的一封信,一看信件规格就知道不同凡响,落款的章赫然是湖广总督。

    我的天,张之洞!

    看过信后,张之洞的意思倒是很简单:“近闻京师之李谕博文广知,惊动西洋,于科学之道震烁中外,望先生来我武汉,参详所建西洋工矿业之事。”

    张之洞在湖广总督的任上干了很多年,李谕当然知道所提到的工矿业就是汉阳铁厂和大冶矿厂。

    而且汉阳铁厂名气很大,李谕曾经也了解过,绝对算是如今不得了的大工程。

    汉阳铁厂十几年前就开始兴建,兴建的过程吃了不少亏。

    虽然现在人都知道不能让不懂的人指挥懂的人,但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之时,根本没有懂的人,国内也压根没有兴建炼铁厂的先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吃点亏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后世当然都知道,矿石的成分区别很大。当时英国方面的人自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张之洞采办炼钢厂机炉时,英国人就提到:“欲办钢厂,必先将所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如何,可以炼何种之钢,即以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事。”

    但这种细节问题给领导说完全没有意义。

    张之洞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什么煤炭没有?什么矿石没有?让英国那边用什么就采购来什么!

    结果竟然是机炉设在汉阳,但是铁用的大冶铁矿,而煤却用的马鞍山煤。

    或许这种事放在现代没什么,毕竟物流发达,但是二十世纪初哪有如此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