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3/6页)

着也是闲着,不若做点事情。”

    梁诚问道:“又是不得了的东西?”

    李谕笑了一笑:“等着瞧吧。”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文学会

    梁诚曾经作为第四批留美幼童,在美国学习了六年,只不过刚在一所中学毕业,就被召回国。所以梁诚的学历其实也仅仅只是最多高中,不过他还是在美国学到了不少现代知识。

    而且梁诚这人脑筋很灵活,英语说得好,不然也做不了外交官。

    旧金山如今是华人最多的城市,当初最早来美国的华工,基本就是被19世纪上半叶的淘金热吸引过来。

    李谕他们登上开往东海岸的火车,沿着太平洋联合铁路驶向华盛顿。

    李谕也没有在美国坐过火车,不无感慨地说:“原来这就是那条凝聚了许多华工生命的大铁路。”

    对于美国而言,四十年前第一次开始立项修筑这条连接东西大洋的铁路时,对他们也是个考验,如此规模的超级大工程在全世界都属罕见。

    最初铁路公司并不想招募华工,不过招来的白人太少了,工程进展极慢。

    然后才开始引入了华工,这些华工都是已经在美国的,比如当初来淘金的,又或者因为太平天国运动逃出来的。

    不过劳工缺口太大,当地只能招到几千华工,于是中介公司又从中国招募了上万华工。

    前前后后总计差不多有两万华工投入了这条美国大铁路的建设,而且华工承担的是其中工程难度很大的一千多公里。

    160年前,根本没有挖掘机、凿岩机、钻孔机之类的工程机械,全都是靠人力,为此华工付出了1300多条鲜活生命的代价。

    这条铁路也因此被称为“每一根枕木下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