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节 (第4/8页)

作品中否定宗教……”

    总结性报告内容则是:“托尔斯泰以一种半理性主义、半神秘的精神肆无忌惮地篡改《新约》,尽管他对《圣经》极为无知。”

    李谕真是有点无语了,怎么看着都是强词夺理嘛!

    竟然拿着宗教一事拒绝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本人晚年确实不再相信宗教和一些荒谬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信仰——自我完善。因此,1901年2月22日,俄国主教公会正式公布了革除托尔斯泰教籍的决定。

    而瑞典文学院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常任主席维尔森的标准却就是以宗教准则及宗教情感为前提,否定了托尔斯泰获奖的可能,不知道他是否又符合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精神。

    其实早在1901年第一届文学奖时,托尔斯泰就是大热门,但也遗憾落选。

    结果一经公布,当年就在瑞典国内引起了一片哗然,许多报纸接连刊登了国内知名人士抨击文学院、支持托尔斯泰的文章。

    瑞典本土著名作家斯特林堡甚至在《瑞典日报》发表文章说:

    “绝大多数的瑞典文学院成员都是不怀好意、墨守成规、不求甚解的人,却不知为何让他们成了审判员。这些老爷们的艺术观念幼稚得像个孩童,他们以为只有用诗歌形式,最好是合辙押韵的诗歌形式写出来的东西才能算是诗。托尔斯泰向来以描写人物命运而著称,既然是个历史画卷的描绘者,他们就不会认为托尔斯泰是个诗人。不让他获奖的理由竟然是:他从不写诗!”

    哎,李谕也不知道说什么。

    二十世纪初,托尔斯泰在文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