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节 (第6/7页)
” 历史上,两年后杨斯盛也会自己琢磨出这个道理,李谕算是提前给他说一下。 其实完全可以建得再高一些,不过李谕知道他们也没有太多经验,太高的话不太敢建造。 杨斯盛拿着笔,在空中笔画来笔画去,然后又不断看向地图,许久后说:“我心中有数了,帝师放心,一定可以为你顺利完成!” 李谕说:“需要多少银子就直说,我会先预付一半。”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看来要在他们的手里诞生了。 也能为此后继续建造面积更大的中小学以及大学堂积累点经验。 杨斯盛说:“还请先生再带我去地块看一下。” 到了静安寺西后,杨斯盛还叫上了自己的徒弟,顾兰洲。 顾兰洲同样是浦东人,如今他也成立了一家营造厂。 此后他建造了怡和洋行大楼、外滩英国领事馆、南京英国领事馆,北京英国公使馆、上海太古洋行大楼等三十多项大工程。 除此以外,顾兰洲对极有上海风味的石库门建筑也颇有贡献。在上海建造了差不多2000幢,如今我们看到的“兰”字当头,如兰惠里、兰兴里、兰益里、兰亭里、兰闸里等,都是顾兰洲的手笔。 两人实地踏勘后,感觉是块好地方,杨斯盛说:“帝师真会选,此地辐射租界与近郊,实在是办学的好地方。” 顾兰洲说:“施工难度也没有想象中大,我看哈同先生要建的花园就在不远处,此后还能有个照应。” 哈同的哈同花园负责营造的建筑公司也是个上海的承包商,叫做王松云。他不仅建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