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0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节 (第7/7页)

国师范教育肇始三大源头的。

    它也是后世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学校的前身。

    李谕深知此时办西学的难度:“总办先生不辞辛苦,如果可以多办理工科,将更加有利。”

    张謇无奈道:“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如今想创办科学相关学科,实在是无比艰难,所需资金比之经史、外文高了太多,各种设备我也不太懂;最关键如今根本找不到几位懂西学之人作为教习。”

    李谕也叹了口气:“只能慢慢来了,从简单处着手。”

    “是的,”张謇继续说,“我如今已经确立了思路,即‘父教育,母实业’,二者一个都不能放下,不然就是一条腿走路的瘸子。”

    李谕竖起大拇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张謇也学着他竖起大拇指:“小先生出口不凡,概括到位。”

    李谕笑道:“我也是听别人讲的。不过说起来,如今张制台等人尽力发展矿业与钢铁业,总办先生则发力于棉纺行业,一轻一重,在实业路上算是两手都抓了。”

    张謇说:“当初我曾经研究过西洋诸国的发展历程,似乎正是从纺织行业起步;而钢铁、煤炭等重工业则是国之重器,两者都不可以放松,如此才能cao经济之全权。我这套棉铁主义是自己琢磨出的,小先生觉得如何?”

    李谕没想到张謇竟然征求自己的意见,于是说:“非常合适!我们如今积贫积弱,只能集中力量从最关键的地方突破。棉纺织业能联络工业与农业,十分契合我们的情形。”

    “英雄所见略同,”张謇开怀道,“难得遇到一位几句话就能够聊明白的人,小先生确实名不虚传。”

    李谕谦虚道:“先生过誉。”

    李谕对张謇还是很佩服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