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节 (第2/7页)

  就像张謇经商仍旧离不开与官场打交道,李谕深知想在国内搞产业,必须和当权者搞好关系。

    徐世昌说:“我观察如今西洋各国,拥有众多新兴的工业产品,希望先生能够指引我国工业之明路。”

    李谕说:“明路说不上,但我肯定会做出点实事,说不定用不了多久,我们不仅能出口茶叶、瓷器或者丝绸,还能反向输出工业产品到欧美日。”

    徐世昌压根不敢有这个想法:“怎么可能!”

    李谕笑道:“现在西方人缺少的东西多了去,甚至许多日化用品仍旧只是少数人可以使用,比如洗澡用的肥皂就是奢侈品。”

    唐文治一愣:“原来洋人想洗澡,也不是都用得起肥皂?”

    “的确如此,”李谕说,“所以很多东西如果能够成功研制出来,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大批量生产,就会有很好的销路。不仅咱们自己国内更多的国民能够用上优秀的工业品,出口也绝非不可能。”

    虽然接近于肥皂的产物在东西方皆自古就有,不过在二十世纪初,就算是强如美国,仍旧是奢侈品。

    当初拿破仑买了一块姜黄肥皂,花了2法郎,而普通民众的日常月均消费只有6法郎左右。

    欧洲的贵族也一直有不爱洗澡的“臭毛病”,甚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香水产业,以便掩盖气味。

    至于咱们国家,差不多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当然还有草木灰、淘米水等。

    然后到了明清时代,有钱人家使用香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如《金瓶梅》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