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2/6页)
定都是正确的。” 多说一句,李四光的父亲,还是后来东北野战军林首领的启蒙老师。 高等小学堂的传教士老师此时喊道:“各位新同学请随我来办理入学的手续。” 李四光对李谕说:“我要走了。” 李谕说:“去吧,后会有期。” 李四光走后,华世芳问道:“怎么你与这个孩子聊了这么多?” 李谕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说道:“这孩子以后有前途。” 华世芳也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有魄力独立来省城,的确有前途。” 李谕又问:“学校真的会给孩子发银子?” 华世芳说:“那当然,只要考试能合格,就有银子。如果考上前五名,还能够留洋,费用都是学校出。” 张之洞治下的学校还真是大手笔。 虽然不是短时间见效,但只有舍得向教育上砸钱,才有前途。 李四光在西路高等小学堂也的确是个小学霸,基本都是名列前茅,每次都有奖学金。 而且他学习能力真的很强,本来小学堂的学制是四年,但仅仅不到两年,李四光就获得了留学日本的机会。 两人又在学校附近看了看,新学堂虽然看起来完全没法和后世的相比,但作为二十世纪初,也不能强求太多。 关键人家管吃管住还给钱,学习好了又能留学,基本上就是康庄大道。 只不过即便如此,很多富户也并不愿意让孩子来这种学校上学,毕竟既得利益者都是在科举这条路上受益。 所以早期上新式小学堂的几乎都是穷人子弟,小学堂开出的寄宿制、吃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