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3/27页)

永远这样持续下去。

    两千九百年前,正是"南海赤家"的治世之始,是时,整个国家方才从持续多年的动荡当中解脱出来,欢欣鼓舞的气氛洋溢在每个角落,几乎每个人也相信,太平盛世已然来到,天下大治已在眼前。

    事实上,自某些角度来说,赤家的帝者们并未辜负此一期望,在他们的治下,大夏国力达至亘古未有之强,民安于业,工乐于坊,商获其利,军守其职,外御诸夷,内削豪佞,将此前因三百年间七易帝姓而乱作一团的天下重新打理,再组乾坤,对那些刚刚经历过百年动乱的普通百姓来说,帝共平的施政,根本便是无可抱怨,正是他们梦想了无数时日的所谓"德政治世"。

    但,因为,那次著名的"事件","南海赤家"的名声受到了无可挽回的影响,虽只占大夏人口的千分之一(可能还不到),却有着诸多集团中最为响亮之声音的儒生团体自那之后便视赤家为敌,再没有与之进行过真心的合作,而同时,一直被目为天下儒宗的曲邹丘家之地位也受到了巨大伤害,在儒生团体当中离心离德,失去了之前一呼百应,莫不景从的威望及号召力,直花了百多年时间,费尽力气,方才复得旧日地位。

    事情的起因,始于帝共平二年的四月,是时,鼓舞于之前帝共平"务求野无遗贤,民无遗智,"及"共商国是,共襄盛世"的亲口表态,天下智者学人无不雀跃,欲取进身之阶,而自古以来,以惊人之语批驳前人之见便是读书人出头捷迳,是以一时间众说纷云,百家争鸣,当真是好不热闹,亦是大夏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直到了七月间,诸说殆尽,了无新意,于是又有人重拾"三贤五圣皆伪"之说,鼓吹朝堂,授学民间,要求将相关史料自正史当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