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二章 老成谋国 (第5/7页)
忽略了。当然,经略新拓之地,需要占用大量资源,此多难免彼少,平衡不易保持,也是原因之一。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左宗棠指出,董志原“地居秦陇要膂,形势之重,自古已然”,可是,行政上,董志原却长期由安化、宁州、镇原三州县分辖,不但事权不一,而且因为同时处于三州县的边缘地带,自然而然,同为三州县所忽视。事实上,变成了一个“三不管”地带。 左宗棠说,董志原“向未设官吏,钱粮词讼,一切经理乏人,民多不便,政教不行,jianian宄藏匿,关系非小。”… 因此,他奏请朝廷,在安化县的建制内,增设县丞一名,名“董志县丞”,并定位“繁要之缺”,专门负责管理董志原。 同时,请在董志原增设乡学训导一名,并将安化县原设学额十五名增至十八名,新增的三名,明文规定,归董志原所有,“俾资教化”。 第五,禁罂粟,倡棉桑。 关陇一带土地贫瘠,为补生计,民众素有种植罂粟的陋习。而既种罂粟,就不会不吸食鸦片。种植罂粟、吸食鸦片,既是关陇贫困之因,又是致衰、致乱之源。 左宗棠到了西北后不久,写信给关卓凡,痛陈鸦片之害,“长毛、捻、回之劫,皆此毒酿成”,说一俟回乱靖定,他便要厉禁鸦片。 关卓凡回信说:“关陇治法,必以禁断鸦片为第一要义。季翁谋国老成,洞悉根窍,弟感叹赞服!唯有刍荛之见,陈于君子之前:鸦片源于罂粟,欲禁断鸦片,必禁种罂粟。欲禁种罂粟,必先思一种可夺其利,然后民知非种罂粟始能得利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