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6 (第4/4页)
刻凿的师父,在石雕像的底座上补记了这段。 罗韧留心了一下补记的时间,是在1920年左右,陶氏夫妇死后十余年。 碑记读完,每个人都长吁一口气,不是如释重负,只觉得呼出了好多荒唐、可笑、匪夷所思,但又无可奈何。 “义犬”,真是侮辱了这个“义”字。 罗韧说:“陶家夫妇的坟在上头不远处,石雕像不比坟墓,本来就是浅置,底座不会很深,后来又有刻凿师父过来补工——估计几场大雨一下一冲,保不准来个雷劈,它自己翻下来,掉在这山缝里了。” 也是运气,亏得曹严华这一跌,否则山缝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就算找到了陶家夫妻的墓,也不一定能得到太多线索。 这个万寿石,一万三是有印象的。 “那天在前台,我拿过通县的旅游介绍单子,里头列了不少‘精华’景点,万寿石在崤山支脉里,另一个方向,离这有段路,一二十里吧,和什么黄河景点,是可以连成旅游线的。” 炎红砂想不通:“好好的在镇上有吃有喝还有人埋不好吗,怎么又离开了呢?” 木代说:“它心里有鬼啊。谁知道死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它的身体表面上看是狗,但其实里头是人的形体吧?万一入殓的人察觉,再一推一导,所有蹊跷的事情就可以联系起来了,到时候别说葬了,剁了砍了都不解恨吧。” 一万三补充:“而且,狗活太久了也不好——名气越来越大,万一哪天引来什么研究的人,它的秘密也容易泄露。” 罗韧点了点头,手指半屈,叩了叩碑文上“万寿石”那几个字。 “这个地方应该去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