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_0023 欣欣向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23 欣欣向荣 (第4/5页)

古人才是真正的行家。

    他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半吊子水平,实在很难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规划意见,所以露田的耕种他也就不胡乱安排指挥。顶多改进一下农具,比如造个曲辕犁之类。

    他作为穿越者的最大优势,应该还是各种生产工具和工艺的先进知识。

    大炼钢铁,眼下就不必想了。他就算有点一知半解的知识点,也完全没有任何实cao经验,即便研究起来,也要进行大量试错,显然不是现在这点家底能够支撑住的。

    李泰首先想到的,就是纺车、织机的改造。毕竟关中市场交易包括朝廷征取赋税,主要都是以布帛为主。所以,纺车织机在这时代就是印钞机。

    后三国金戈铁马或是波澜壮阔,但真正维持这个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却是妇人们手摇脚踏、一丝一缕纺织出来的。

    北朝的纺织水平已经达到什么程度,李泰还真不怎么清楚。询问士伍女仆她们所使用的纺织工具,也多语焉不详,手摇脚踏似乎都有。

    毕竟战乱年代,地区之间割据对抗,大大限制了技术和工具的交流与发展。

    但就算不了解这时代的纺织水平,也不妨碍李泰对纺车织机的改进和创造。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身为一个硬核古风UP主,对古代纺织工具的考据也是基本功课之一。他又不是那些追着汉服小jiejie拍照赚流量的妖艳货,自己甚至都还动手复原过一些古代的纺织工具。

    虽然后世能够见到的古法纺织工具多是清末民国时期,由于棉花的引入,纺织环境和技术较之中古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棉花纤维较之丝麻本就更短,一些改进的技术同样也能用在丝麻纺织上,而且对技术的要求还更低。

    昨日出城一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