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 (第3/4页)
发来一张他在维也纳练习毛笔的照片,何其看到上面歪歪扭扭的诗句,不由得笑喷了,笑他连汉字都没认全,就要挑战超高难度的毛笔。要知道即便在中国,用毛笔写字也不是普遍的,大多数人都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社会所带来的快餐文化中,有心情研究这些古老文明的毕竟少数,他一个欧洲的华裔去哪儿凑这个热闹?噢,他想起来了,邢衍跟他说过报了一个孔子学院,里面各色人种都有,有的是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更多的是像他一样父母都是中国人的华裔,但成长的环境没有中国文化的熏陶,便来感受感受。他是里面普通话说得最为流利的一个,孔子学院毕竟目标群众是什么也不懂的外国人,讲的东西都很浅显,他体会了几天也就没再去了。 那两句诗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难为他记得那么久,那么清楚。 这十个月来发生了很多事。 何其回来帮忙,发现自己的父亲比以前更懒了,差不多进化成为吃软饭的完全体,还好利姨请了很多的小工,大的方面也不用他cao心。只因为他做饭比外面请的厨师好一点,就把厨房派给他,想不到他做了掌勺的一逮住机会也要偷懒,整天让何其给他代班,自己就跑到小茶馆里和一群大老爷们喝茶取乐。或有时叉着腰站在阴凉的地方,看小工大太阳下摘农场里熟透的瓜果,还美名曰自己是在监督。 何其记得小时候的父亲不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他家不算富有,顶多在村里算得上小康,生活过得去,他爸妈也各自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是家中独子,当然事事以他为先。父亲是当地的小学老师,工作兢兢业业,直到母亲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