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开粮纳中 (第2/4页)
的青盐,平民百姓基本上与之无缘。 江晚的意思很简单,延安府这边,直接招募流民产盐,而延安府将“报中”的权利,直接拿过来,然后用产出的盐,去换商人送来的粮食,对于延安府和粮商,这都是双赢的事情。 而流民们也得到了安置,甚至是自己养活了自己。 这个想法能不能成,江晚不确定,不过,眼下到了这种地步,他是肯定要促进此事的,至于没有粮商来,他从不担心,比起呆在延安府的宋衮,他知道的有些消息,可未必是全部来自锦衣卫。 更多的是,来自他对这个时代某些大事的先知先觉。 就譬如,山西境内的“八大皇商”。 这个所谓的“皇商”,当然不是大明的“皇商”,而是后金入关建立政权之后,对山西的八家大商人论功行赏给出的赏赐,这些所谓的“皇商”,能得到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满清的赏识,可不是他们长得多好看,而是他们,切切实实在后金和大明的争斗中,吃里扒外,给了后金人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帮助。 这些所谓的“皇商”,他们大量走私粮食,衣物,炊具,以及大明所禁止的金属与火药到后金政权;甚至包括后金入侵中原所需的军事与战略情报。作为回报,后金鞑子则以人参、鹿茸、兽皮与从中原劫掠的贵重物品与之交换。 这其中尤以山西商人范永斗最为典型,通过与后金政权的交易,山西范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俨然为晋商之领袖。 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