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1 (第4/4页)
还是有一定普适性的。 如果说因为在岛上,和欧洲大陆隔着海峡,塑造了英国大部分人比较保守的性格,那么因为接壤的国家过多,不少法国人性急,容易激动,观念极端。 比较偏颇概括,就是愤青。 不要小瞧法国的“愤青”们,法国大革|命让整个欧洲的保守派都震动畏惧,上个世纪末,在英国议会敢说“民|意”这个词,是会被认为要谋反的。 总之,因为总是愤怒,还能搞事情的法国人影响,法国相当擅长在各种体制间左右横跳。 可以粗暴理解为,他们通过大革|命掀翻国王(写作溥仪读作路易十六),成立国民政|府,进入民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结果这时候冒出一个写作袁世凯读作拿破仑的牛人,自己当皇帝,建立了帝国。 拿破仑太厉害,打得全欧洲鸡犬不宁,于是英国撺掇一群人联合到一起,发动反法战争。拿破仑战败被流放后,欧洲各国把统治权还给国王,本来药丸的大清国就复辟了。 被流放的拿破仑隔着海就能看到自己曾经的领土,雄心壮志当然没死,集结军队再次登陆法国。 带歪她法国史的某位“政|治犯”,就是在这时候替拿破仑送了一封信,被诬陷是谋|反分子给抓了起来。 老百姓觉得跟着拿破仑比王朝幸福,因为好歹一个把其他国家打得喊爸爸,一个得叫别人爸爸,于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拿破仑火速杀进巴黎城,又当了一百天的皇帝。 历史总是相似的,反法同盟再次集合,滑铁卢后,吸取教训,把拿破仑流放到非洲那边的海岛上,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克莉丝对法国历史的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