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女奇志(全)_分卷阅读18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1 (第3/3页)

行动的滞涩,反更于一招一式中体现出这位女烈应有的飒爽英姿。千年前前秦著名谋士王猛见恒温时从容不迫扪虱而谈,传为佳话,惜无人能与唱和。而今日的杨惠娟面对一国显要,不惧死亡,大义凛然握链而谈,更比王景略胜出一筹。成功来自于勤奋,被捕连镣铐是什么样子都没想过的杨惠娟,能将戴镣生涯演绎得如此令人心生景仰,完全源自于两年来的勤学苦练。欣赏着女英雄的绰约风姿,坐在一旁的李哲原不觉暗道:小杨这么有表演天才,重获自由后让她当个镣铐女艺人,专演戴镣女烈、女囚,一定粉丝如云,票房看好。

    六十一

    霍玉辰和杨惠娟相谈甚欢,枯坐一旁的李义山却如坐针毡。老总理于经济领域绝对专业,在政治领域却绝对外行,有自知之明的他本不想来。但总理身份既为政府首脑而非经济首脑,凡与政府有关,就不得不到场陪太子读书。李老总理原以为劝降成与不成,都只需三言两语,却不料坐了几近一天,仍未见总统切入正题,不由内心埋怨:早知如此还不如称病不来。尽管他是位好善的老人,见杨惠娟这样一位美丽端庄、清清秀秀的大姑娘,身上拴着串串乌黑沉重的铁链备受苦难,曾不由动过恻隐之心。但此时他的耐心再也经不起时间折磨,菩萨心肠早化为忍无可忍的怨愤。也许忍耐不住之时就是转机来临之际,霍玉辰恰在此时点明正题。

    “毛泽东先生的事业虽因目标定得太高导致失败,但他根治腐败出发点极其崇高,值得后人敬仰;所采取的发动群众办法十分正确,值得后人取法。”这前半句话让毛主席的“粉丝”杨惠娟听得入耳,但后半句则令她十分不爽:“不过取法者须有一腔正气才行,断不可沽名钓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