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新贵_第614章:电影节传统,大师摇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4章:电影节传统,大师摇篮 (第4/4页)

生活面貌,而《一个都不能少》则完全采用纪录片的拍摄风格,全部用非职业演员出演,反映了当代华夏农村教育的现状。

    这两部电影的风格和突出和明显,先不用管演员和拍摄手法的选择上,但最重要的落在了真实上。

    电影是造梦,有许多虚假的东西,但当把现实放在电影上,那种真实的力量,却更能震撼和感动人,这两部电影获得威尼斯金奖也确实是实至名归。

    至于《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也是老谋子的代表作,影片的光影、构图、色彩均十分讲究,文化气息十足,象征意味浓厚。

    国内一些电影人、影评人,甚至称这部电影是老谋子形式和内容结合得最好的电影之一,其美学形式和寓言象征远胜他后来拍摄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对东方专制主义的嘲讽入骨三分,它是老谋子一次大胆尝试的实验之作,这样的实验电影在中国电影里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是

    特别是是影片对色彩的运用极为讲究,片中不同色彩基调反复出现,使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忽高忽低,这一点后来老谋子在《英雄》里更是用的出神入化,让他的艺术趋向成为了个人一个强烈的风格和符号。

    “一一,那你觉得这次我们的电影有可能获奖吗,我都还没看到电影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周夏正想着威尼斯电影节的一些喜好趋向,听到糖糖这话却是不禁自信笑了起来:“完全有可能啊,我们这部电影过两天你看到,就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了!”曲不曲的文娱新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