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27 郑教授说完这番话 (第2/4页)
我就免费给他们当翻译,一当就当了半个多月。当时为什么这么拼?就是想帮企业做起来,企业做起来了,才可以验证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正确的,说空的没用。他们起来就可以证明,私营企业确实能做当时国有企业都不敢干,也干不了的事情。 “那个时候,对宝钢引进日本技术的争论,还在进行嘛,宝钢停停建建的,有人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叫做洋跃进。老万他们一个私营企业,就有魄力把底裤都拿出来,去引进先进的设备,这个胆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我们当然要无条件支持他们。 “也正是从支持像老万他们这样的企业,反过来让我们的理论和研究,有了现实的支撑,同样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觉得就按照这样的路走,这条路是对的,我们就是要向这个方向推进。 “我们浙江,这么一个资源贫乏,又没有工业基础的省份,为什么民营经济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两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主政者,一直就有一个坚定的认识,从来没有动摇过,那就是要大力促进和发展民营经济。 “一任一任,几任领导都是这样,知道浙江经济要发展,除了依靠民营经济,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也就因为这样,开始的温州和杭城、柯桥,后来的义乌和路桥,浙江的市场经济,一直蓬勃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面,这个,没有胆识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浙江人敢干敢闯,温州人普通话都不会说,就敢去全国跑业务。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就敢出国去闯荡了,包括绍兴、萧山和义乌,浙江人什么不敢做?可以说是催生了我们国家改开后最早的一批企业家。 “这个才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个农业国家来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