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节 (第4/6页)
:“王书佐食过大豆黄卷么?” “食过。”王彪之点头,知道对方想问什么:“未听过这三种豆也能浸水生芽。” “呵,信中别的内容没什么,誊写……” “劳刘主记誊写后给外面的亭吏就行了,我这就去跟功曹史汇报三豆制芽的方法。”查阅人家信件,还想抢人家浸水制豆芽的功?吏曹某些人真是一天比一天不要脸面了! 王葛不知,她这封家书到达洛阳后,还会被检查一遍,随黄豆、绿豆、豌豆发芽的法子在司州推广,“豆芽葛”、“绿卷葛”各种绰号也一并传扬。 进入腊月了。 王葛起程离开高显,前往高句丽县。她算真正领略平州这片地域的冬季,两县距离近二百里地,路上就没有不下雪的时候。 青笠绿蓑,骏马载驰。她跟着护卫们一起歌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 本章最后是诗经《小雅信南山》。 第376章 358 “云”号海船 腊冬二十二。 大雪纷飞里,王葛站在襄平西城门外,望着远走的扶棺队伍,久久驻足。身后,邹娘子压下悲痛,声音冻到发颤,她竭尽力气高唱: “岂曰无衣?与子战友,王于兴师……” 其余护卫陆续跟上: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进城、出城的百姓,些许商队也含泪并声:“岂曰无衣……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歌音悲愤,穿风破雪! 昨天回襄平,王葛才知道从襄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