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三) (第2/5页)
号却被春秋时期的巫史,转变成一套“八卦”筮术符号,从此这套符号也越来越被神秘化。那本是一套简单用于记事的符号,却被巫又演绎成卜筮上的一套工具。传统易学上认为“六十四卦”是有“八卦”(人们往往不说八卦符号,而说成“八卦”)两两重叠排列出来的,被约定成俗的称“八八六十四卦”,也就认为“六十四卦”是通过“八卦”推演出来的。也就认为先有“八卦”,尔后才有“六十四卦”。故传统易学上认为是伏羲创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但这种说法,从来没有明晰过“八卦”与“六十四卦”的概念,不知是伏羲创出了“八卦”符号,还是包括了那八个名称,还是包括了八卦筮术内涵,如“取象”、“阴阳”、“五行”等等;也不知是文王在“八卦”符号基础上推演出六十四卦符号,还是六十四卦爻辞,这从来是糊里糊涂的。 《辞源》里对“六十四卦”的解释是:“易有八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乾、坤……未济”。《辞海》里对“六十四卦”的解释是:“《周易》中的八卦,两卦相重成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未济”。这两部大型工具辞书里都解释是由八卦两两相重产生了“六十四卦”(实际是先有二个基础符号,而后有三联体到六联体乃至12联体到无究大。而不是先有所谓的八卦,即三联体符号而演义出所谓六十四卦符号的)。这岂不认定了,《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自始就叫“卦符号”。这是把一套符号的生成过程与《周易》一书的内容混为一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