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十七) (第4/4页)
,实则是一种政治乌托邦。不过,《周易》作者构建的“有孚”理念,无疑关注的是社会人生,即突破了西周初“以德配天”的神巫思想。《周易》无疑是哲学的突破,毕竟一种新的思想产生了。本篇里出现的“有孚在道”,是作者把“有孚”上升到“道”的理念。这里的“道”无疑是规律与原则。因《周易》的影响,发展出了后儒学(孔孟)强大的伦理道德政治学,并垄断了后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思想界。而最早提出“道”这一学说,是《周易》作者。 第四自然段还是进一步论述“有孚”这一理念。 “孚于嘉,吉”。 “嘉”:美好的,赞美。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是通向美好与吉祥的根本”。 本篇最后的句子是“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拘系”:继续遵守。“维”:刚,国家法度。“西山”:山名。“亨于西山”是引典,这是引用历史事件来说明坚守“爱”,就像周人开国享有西山封地而拥有祭祀的资格。“亨于西山”是指商王承认周族封国之地“岐山”,这是周族的发祥地,这里引用是说明事理。 本段的意思是“发扬传统美德,顺从国家的法度,被王所用,其位像周人亨有西山那样国固而位稳。” 这是讲君子之道,君子若能坚守“爱”,就会成功,会像周人那样“开国承家”。 本篇是围绕着官位上应遵循的一种正道,才能收到好的结果。这是为君子讲述的为官与治官之道。即遵循爱的原则,才能享有开国的收获。作者把“有孚”作为“君子”之治与立世的根本原则应去遵守,《周易》是以“爱”来治理天下的思想表述。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