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49章自古唇亡齿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自古唇亡齿寒 (第3/5页)

英布担心自己被诛,因而谋反。”

    刘邦召见薛公,薛公对刘邦讲,英布造反不是怪事,英布不过有三条路可选,不必忧心。第一条路,是上计,如果英布用上计,山东就不是刘邦的了;第二条路,是中计,如果英布用第二条计,刘邦与英布的胜败存亡就说不定;第三条路,是下计,如果英布用第三计,刘邦就可以垫高枕头睡大觉,不必担心。

    那所谓上计、中计和下计又是指什么?薛公一一详细讲解。

    如果英布向东攻吴,向西取楚,再吞并齐国和鲁国,然后将战争檄文传遍燕国和赵国,以此巩固他的地盘,那么山东就不再是刘邦的了;如果英布打下吴国和楚国,又攻下韩国和魏国,霸占敖仓的粮食,以成皋之险要坚守,那么胜败就难说;如果英布向东取吴国,向西占下蔡,将辎重安放在越国,准备跑去长沙,那刘邦就可以高枕而卧,英布的造反对大汉一点影响都没有。

    “但是,英布会用哪一计呢?”刘邦急切地问。

    “下计。”

    “上计那么好,他为什么不用上计,而用下计?”

    “英布是骊山的一个囚犯,现在虽然是万乘之主,但他只会为眼前的切身利益打算,哪里会想到身后之事,所以他一定行下计。”

    刘邦听后很高兴,封薛公千户,亲征英布。

    所谓谋士,就是能将全国形势囊括于胸,对利弊权衡得透彻,驱除将领的焦虑,让明主安心出征。薛公就是这样一位谋士。

    张良扶病送到曲邮(今陕西临潼县南),对刘邦说:“我本该也去,但病重。楚人勇猛迅捷,皇帝你不要和他们硬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