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85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第2/8页)

儒学大师,其旗号可是孔孟之道,而孔孟之道推行的是仁政、礼治,如何能够在充满jianian诈和征伐的战国之世,成就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呢?

    其实,荀卿和孟子并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关系,他一改过去孔孟之道空谈政治理想的弊端,从当时的政治局势出发,打破常规,对传统的儒学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需要,并且广泛地吸收了法家的治国主张,主要涉及如何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帝王之术”。

    正好,李斯和韩非满怀着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理想,到此学习治国之道。只是,荀卿还没有将自己的学问全部传授给自己的这两个得意门生,这两个人便想要离开自己去谋取前程了。

    韩非倒是很容易确定自己要求投效的国家,那就是韩国,只是荀卿担心,韩国早已经是一蹶不振、江河日下,韩非要想到韩国之后力挽狂澜,实在是难比登天。将来韩国无救,韩非将如何自处?

    李斯经过艰难的选择,最终确定了自己前去投效的方向——秦国。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当今天下虽然尚且存有七个雄霸一时的国家,但是最终能够一统天下的只有秦国。

    军事上,长平一战过后,赵国便无力和秦国大军争锋;国力上,齐国虽然强盛,却不复当年稷下学宫兴盛之时的繁荣,君王无能,军事颓废,自乐毅攻伐齐国之后,便只能安居一隅,无力争夺天下。

    其他国家更是不值一哂,甚至是自己的师弟韩非所去的韩国,也终免不了败亡的下场,他不知道韩非此去是福是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和韩非相生相克,定然不能去一个国家。一山不容二虎,到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