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54章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第5/6页)

告诉军士要安心服役,国家会安抚照顾军属等。在这一系列措施之下,越国加强了国内的稳定,民心相聚,为越军出征消除了后顾之忧。

    随后,越王率兵进攻吴国,在笠泽南岸与北岸的吴国军队隔江对峙。越王勾践为了获得胜利,决定把越军分为左右两翼向吴军发起进攻,自己则亲率6000精兵作为中军,突袭吴军的中路,而这一切都在夜色的掩护下实施。当夜幕降临后,越王勾践命左、右翼越军在夜色的掩护下偷偷渡江,并埋伏在那里,直到午夜时再一起鼓噪而上。是时,越军在吴军的左右两翼突然发动进攻,吴军于是也分成左右两部进行抵抗。

    正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越王勾践率军从中路杀进吴军阵中,致使吴军阵脚大乱,大败而归。越军则紧追不舍,连战连捷,直逼到吴国的姑苏城下。由于上次越军攻破并焚毁了姑苏城池,因而吴国对姑苏城又进行了精心的营造。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后,现在的姑苏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越军想要一鼓作气攻入姑苏,实非易事,只好回师。但是笠泽之战的胜利对于越国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战之后,吴国的兵力与财力基本都已消耗殆尽,只能疲于应付越国的进攻,回天乏术;越国则开始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其兵源与财力都十分充足,并对吴国展开了全面围攻之势。

    公元前475年,越国对姑苏城再次发起进攻,但仍未攻克。于是,勾践对姑苏城采取了围困战略,在越军围困了姑苏城长达两年之后,吴国终于“士卒分散,城门不守”。公元前473年的冬天,越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并最终攻进吴都姑苏城内。吴王夫差率众逃到了姑苏台上,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