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斩蛇起义 (第6/8页)
作为区区一个县令,别说要兵没兵,就算募集了一批乡勇,兵器都凑不齐。尽忠报国?千古艰难唯一死,县令可没打算为大秦搭上自己的性命。思来想去,县令认为还是应该举沛县向陈胜投降,先熬过这一关再说。 投降也不是县令一个人说了算。别看他在沛县官最大,手下要都不同意投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降,他也降不成。因此,县令把功曹萧何和管刑事的曹参找来。这两个人在县里都是说得上话、很得人心的。县令首先发表了一通“为使本县免于战乱之苦携沛县投降”的高调开场白,然后很民主地征求萧何、曹参的意见。 萧何、曹参早就提心吊胆地琢磨过这件事。好歹他们也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官吏,是百姓眼中的官僚,如果顽抗到底,百姓绝对不会对他们客气。县令一直以来没动静,两人早就着急了。今天听县令这么一说,两人心想:原来你也怕死,也难为你硬挺了这么多天。 萧何比较重义气,他早就知道刘邦跑到山里当山贼的事,有心趁这个机会把刘邦找回来。于是,萧何上前拱手施礼,慢条斯理地对县令说:“大人,沛县这么大点地方,不够人家一口吃的,抵抗肯定是抵抗不了,归附也肯定得归附。但是大人,您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如今要是由您来带这个头,带着沛县子弟归附张楚,恐怕大家不能信任您。我建议您把本县逃亡在外的人找回来,组成一支队伍,估计人数能有数百人。咱们用这群人作为震慑力量,不怕大家不听您的。”曹参一向唯萧何马首是瞻,立即发言表示赞成萧何的意见。 县令想了想,觉得有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