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秦献公的改革 (第9/10页)
中央。秦献公得以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口。第二年,秦国建立起了市,用来发展和管理工商业,通过抽取营业税,秦国获取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国库一改往日的匮乏,变得充实起来。又过了三年,秦献公开始改革户籍制度,五户人家为一个单位,农忙时必须互相帮助,以保证农业的旱涝保收,农闲时则进行军事训练,以便在战争来临时,可以全民皆兵。一人犯法,五家与之同罪,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人自危,极大地改善了秦国的社会治安状况。 秦国在秦献公的改革之下,国力大大增强。但是在一开始时,秦献公并没有急于和东方六国争夺霸权。反而是励精图治、厉兵秣马,任凭东方六国打得如何火热,秦国就是岿然不动。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人对于收复河西之地,重现秦穆公之时的辉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也不断地凸显出来。 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缓解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秦献公在其晚年时,终于打破了当初对魏武侯的盟约之言,用战争的方式展示秦国的改革成果。 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韩、魏两国兵临周天子封地,威胁周显王,秦献公抓住时机,找准这个借口,起兵勤王。韩魏联军与秦军在洛阳一线交战,韩、魏两军大败,被秦军斩杀了数万人马。这使得秦国在国际地位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秦国很成功地将矛盾从人民内部转移到了国际之上。尝到了甜头的秦国,当然不会就此罢手,他们在西北的高地上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便会东出函谷关,参与中原的争霸大业。 当然,秦国首要的任务,就是夺取魏国的河西之地。当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