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心路 (第2/8页)
龄也知道,要改变些,要做些事,只凭他折腾是不行的。他哪怕是能把理占的再好,事做的再漂亮,也需要朱佑樘这个靠山,给他顶起来。 要知道,很多时候,并不是光有道理就行的,因此,要让靠山能硬起来。 如何硬呢? 内外廷的很多人都了解朱佑樘,从生活细节、日常习惯和处事原则中一点点的剖析出来的。但要说了解,他张鹤龄有个皇帝枕边人的jiejie,还有那么多宫内日常行走的记忆,甚至还多了不少前世里的模糊概念,他就不了解? 朱佑樘背负着祖宗江山的压力,战战兢兢的担心自身不贤、不圣,以致败坏祖宗社稷。因而,处事往往手软、心软,甚至对臣下和奴婢都能心软。但再软的人,也会有忌讳、禁忌和远不可触碰的底线。 朱佑樘的底线在哪,在皇后和太子,这毋庸置疑。 宫中的事被人时常查探透露出去,若说皇帝不知道,那显得朱佑樘太无能了些。事实上,朱佑樘不可能毫无察觉,从他对内侍的一些安排中便能看出,他不是没做过事。 但因为自身的理解和身边人的引导,大致让朱佑樘没有去往那些底线的方向去思考,或者,刻意回避了也不无可能。 可真当面对,赤裸裸的展现在朱佑樘面前,张鹤龄相信,朱佑樘绝不可能无动无衷。 张鹤龄趁热打铁,奏道:“启禀陛下,臣恳请陛下,严查,所有涉事人等,绝不姑息。臣亦恳请陛下给户部主事李梦阳一个机会,让其可叙述细里,将功赎罪!” 谢迁眉头一蹙,凭他对朱佑樘的了解,他也感觉不好了。因此,他脑子飞快的转动着想如何转圜目前的局面。 脑子转了又转,终于跟着奏道:“寿宁伯实在夸大其词。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