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人道洪流对人道洪流 (第5/8页)
社会最底层? 就算是历史上着名的昏君,也从没有起过心思抬高商人的地位? 难道真是因为当权者存在某种固有的偏见不成? 自然不是因为这种肤浅的理由。 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各种商品本来就供不应求。 这个时候的商人可不是未来的工厂主,他们在社会分工中并不会创造财富。 反而低买高卖。 将百姓、织户、工匠生产出来的粮食、铁器、盐巴、布匹、丝绸等等真正创造了价值的产品加价卖出,获利丰厚。 甚至为了赚取地域之间的更多差价,囤货居奇,导致物价暴涨,影响社会稳定。 灾年囤粮的手段更是屡见不鲜。 与小农经济的稳定比起来,商业繁荣带来的那点税收收入根本不值一提。 甚至许多皇帝根本就认识不到“商税”其实才是大头。 毕竟在众正盈朝的衮衮诸公口中,收商税就是在与民争利啊! 特别是商贸繁荣的江南之地。 当年大炎太祖从江南起家,以江南财税为中心,扩军壮大,最终北伐,靠的就是用刀把子从那些世代经商的大族口袋里抢钱。 等到大炎太祖一死,朝廷在江南的赋税就一年比一年少。 直到建明皇帝在位的时候,税吏去江南收税就像要饭一样,几乎一文钱都收不上来。 等到土地严重兼并,农业税越来越少,百姓创造的价值又被失控的大商人,还有他们背后的士绅家族吞吃一空。 国家没了税源,也就是没有了龙气供给,再强大的帝国都得完蛋! 诸位【财神爷】身上背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