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2 (第4/4页)
学,秦扬却落榜了。从小一起长大的两兄弟,没有鼓励也没有安慰,只是秦扬要卓武答应,到了北京,一定要去天安门,和毛主席照了相带回来。 卓武点头,背着娘做的棒子面馒头和秦扬家的土鸡蛋,上了火车。 到了北京的卓武很用功,从小就立志出人头地的他更刻苦了,他不是那种只懂死读书的孩子,也参加了不少的学生组织。走出山村的卓武仿佛看到了真正的世界,十几岁的热血年华,很积极,也很激进。天生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让他在众所周知却也讳莫如深的大事件里,成了领袖。 那年的六月,秦扬做了个噩梦。他梦到了卓武,卓武比在村里时更有派了,领着一群学生,每一张都是青春飞扬的脸,每一个,都是再也回不去的年少轻狂。 果真,出事了。 秦扬急了,他要去北京找卓武,他说,卓武答应过的,要和天安门上的毛主席一起照相。 陆由看这一段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有种难言的动容。那么真实的一段历史,即使,以他的年纪,以他的眼界,原本了解的不该那么多。 董钧城是很会把握分寸的导演,这一段的处理,很微妙,所有的镜头都集中在秦扬的等待和不安上。信息绝对闭塞不对等的年代,唯一的安慰或者打击,都是流言。 有人说,卓武被抓起来了,有人说,卓武死了。卓武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儿子却成了反革命。 卓武爹在老旧的木桌上磕着烟锅子,恨恨说,小时候就应该打死这个兔崽子,老卓家三代都是贫农,就出了这么一个走资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