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 (第3/4页)
已经命人前去寻找河东人士郭璞。” 苏念秋一脸疑问“郭璞是谁?” 宁以恒神秘一笑“郭璞,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个不错的术士。不知娘子可知一个关于钱塘的故事?” 苏念秋抬起眉毛“是何故事?” 宁以恒笑道“钱塘塘栖镇运河广济桥边尚存一古井,为当年郭璞出资所造。有一年,郭璞路过塘栖,那一年恰逢天下大旱,塘栖一带的河流差不多都断流了,就是那条塘河中总算还有点水,但那河水几尽干涸已经浑浊不清,根本无法饮用了。当地的老百姓为了解决饮水问题,四处寻找水源打井,可打来打去打不到丰富的水源。百姓们急得在长桥边烧起天香,求菩萨保佑。郭璞看到这场景,不由为之动容。当即决定为当地百姓打一口好井,度过旱荒。 郭璞除了写得一手好诗外,还是个精通阴阳八卦的高手。他能看风水识水源,于时,他自己亲自出马,经过一番踏勘,他选定运河南岸东庑三郎祠庙前的一块空地作为井址,并且自己出资请来民工打了口水井。 郭璞果然厉害,他选的地方打造的这口水井不久便出水了,而且竟然打到了地下水脉,井离塘河不远,可井里的水位竟高于塘河水位约六尺光景,并且井水味醇略带甘味。尝了这口井的井水后,当地的百姓感恩不绝。依靠了这口井,塘栖的百姓度过了大旱之年。为了不忘郭璞的大恩大德,百姓们便将此井称作“郭璞井”。” 苏念秋挑眉“曾为、、、、作注,只怕夫君是想让他撒豆成兵吧?” 宁以恒摸了摸下巴“撒豆成兵到不至于,但是可以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