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咏絮之才 (第2/6页)
”。 如果是五百年后的高考作文题,答题学生们看到这种题目,心里肯定要直接点草出题人十八代祖宗。 但是在大明中后期的县试考场上,面对这种邪门绝活题目,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秦德威除了习惯性吐槽几句也没在意。 这个科举模式都一百好几十年了,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场考试和模拟考试,只从四书出题的话,不偏点怪点就没题可出了。 这年月还有个特点,越是底层考试,越容易出现偏题、怪题,很多有恶趣味的考官把这个当成秀脑洞的机会。 反而到了乡试、会试这样的大典,题目反而相对完整和正经起来。 最典型的怪题方式就是截搭题,上下文两句话,各自截取一段,然后搭接起来凑成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题目,叫做截搭题。 秦德威思考了一会儿两个题目的出处。 不修不可以,应该是“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两句,上下各取一半,凑起来的截搭题目。 发财未有,应该是“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这里凑出来的截搭题。 看出题目的来历,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琢磨破题了。 此处注意,即便看出了题目来历,知道了题目上下文的含义,但是写八股文时,却不允许引用原文。 也就是说,要点破和阐述原文的含义,但却不允许直接写出原文句子,但又要能让读者领悟到原文,也是一种近乎于写谜语的烧脑游戏。 秦德威都练了快一年了,此时也不多想了,打开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