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2/7页)
育,与兴建汉阳铁厂、京汉铁路一样,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走过的弯路并不少。 最开始的自强学堂设有方言(即外语)、算学、格致、商务四门。 后来甲午战败,张之洞又对自强学堂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将自强学堂原设的4门课程进行调整,把算学一门移归两湖书院;停止格致,商务两门;将方言一门扩大为英文、法文、德文、俄文4门,之后又增加东文(日语),共计5门。 因为张之洞觉得唯有方言(外语)一门,“为一切西学之阶梯”,学通了外文,“将来格致、商务,即可自行诵译探讨”。再就是中俄、中日近邻,“时局紧迫,两文尤为切实之用”。 但很快,在汉阳铁厂招商承办后,他又将工艺学堂中的化学并入了自强学堂,专列为一门。因为张之洞认为“西学事事,原本化学。化学愈精,则能化无为有,化无用为有用,而获利亦因之愈厚”,“惟化学精奥,非不通西文者所能受业”。 虽然后世人看起来确实挺片面,但时局所迫,无可厚非。 而且铁厂、兵工厂这些东西确实对化学比较看重。 又过了几年,感觉数理科学是西学基础,又把数理科学的地位提了上来。 总之张之洞毕竟是洋务大臣,洋务派最开始考虑的都是实用性的科学,后来经过几十年发展才慢慢认清了西洋科学的逻辑顺序。 也算是一种必经之路,毕竟张之洞虽然曾经在科举时是拿过“解元”,又高中探花的人。科举竞争如此大,说明他必然是聪明人,但对于西学的确知之甚少。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家都是从小这么学过来,脑海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