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4节 (第1/6页)
赵尔巽轻松道:“多亏帝师妙计。” 李谕连忙摆摆手:“不过顺水推舟。” 这位赵尔巽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现在如此推崇西学,其实是因为他认为西学对大清有用,并不是因为接纳维新或者革命党人。 后来他总督东北,还和张作霖一起屠杀革命党人哪。 另外此人在民国时期还做了件大事:组织编纂了《清史稿》。 只不过在接纳袁世凯编纂清史的邀约时自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 并自诩为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 可是他的做法仍旧遭到了许多清朝遗老的谴责。 熊希龄再次提到了李谕办学的意愿,赵尔巽迅速应允:“上一任督抚即着手兴建中小学堂,如果帝师有需要,直接辟出一所给您便是。” 如此一来倒是简单了。 湖南确实一直对教育很上心,此时不缺中小学堂。 赵尔巽对熊希龄说:“熊大人,这些事归你管,届时选一所体量大的。” 李谕没想到事情推进地如此简单。 如此一来,在国内中小学堂的布局基本完成,就等落成了。 离开巡抚部院,熊希龄带领李谕来到自己的府中住了一天。 翌日,黄兴就找上了门。 “帝师,这么快就见面了!”黄兴道,“今天适逢本人三十岁生日,不知可否请先生到本人住处一叙?” 对方盛情相邀,李谕想也没想就回道:“这么巧?荣幸之至!” 黄兴说:“太好了!帝师,请!” 两人快到黄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