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节 (第5/7页)
多的事竟然是跟着李鸿章奔走于各大谈判桌,充当翻译,签署一个又一个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真是太悲催了。 李鸿章背上了卖国骂名后,马相伯也跟着被骂做汉jianian,是李鸿章的看门狗、走狗。 他想不通,自己明明一心为国,却为何换回的是天下人的唾骂 这时候已经年近花甲,马相伯倒是豁然开朗,也想不在官场继续混了,转而开始搞教育。 正巧刚回上海就遇上了南洋公学的罢学事件。 蔡元培向闲居在南洋公学附近的马相伯请求创设一所讲授拉丁语、法语和数学的学校,接收这些学生,马相伯欣然同意,也就是震旦学院。 其实蔡元培,包括张元济、李叔同、于右任等大名人都可以算是马相伯的弟子。 当初蔡元培找到马相伯学过拉丁文,马相伯却对他说:“你一个人,又人到中年,学了能有什么用?” 言下之意自然是找些年轻人来,以后年轻人才是国之栋梁。 这次蔡元培拉来这么多人,马相伯挺高兴,于是在法国天主教会的协助下,在徐家汇天文台的旧址开办了震旦学院。 震旦出自梵语,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乎。 李谕道:“当时着急去武昌见张大人,的确有点仓促。” 马相伯说:“我刚刚创建了一所震旦学院,里面的学生不少都知道你的大名,一定要让老朽请你过去做个演讲,不知道能不能卖老朽一个面子?” 李谕笑道:“当然没问题。” 虽然震旦学院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复旦大学,不过渊源太深,而且此后震旦学院撤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