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节 (第4/6页)

招收女子的大学。

    只可惜规模实在太小,刚成立时,学生只有四人。教师则只有两名,外加三名助理教师。

    一直到1910年,学生人数也仅仅上升到10人而已。不仅如此,受环境所限,中途辍学的有不少。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在1920年并入燕京大学时,前前后后一共仅毕业了学生72人。

    不仅学生辍学,教师也很难留住,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在1905年以后,海关、商行、官办学校和政府机关聘用了很多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人,支付的薪水比教会学校高很多,所以很多教师纷纷离校。

    即便困难重重,校长麦美德也从未放弃过办学。

    她的贝满女中走出了不少名人,最出名的就是谢婉莹了,也就是冰心女士。

    此后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麦美德又正式出任燕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女部主任。

    谢煜希知道办女学困难很大,所以资助现有女校是个好办法。

    “我们的基金会可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包括女子中学以及将要兴建的大学。”谢煜希说。

    麦美德当然知道卡耐基家族的财力,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主会记住你们的恩情!”

    第二百零四章 侮辱性很大

    谢煜希还是很会办事的,有了贝满女中的经验,来到天津后,同样找到了美国在天津的基督新教卫斯理宗开设的一所教会中学——成美学堂。

    这所学校同样一直沿袭至今,名字变成了如今的天津汇文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