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9节 (第1/6页)

    李谕微微一笑,婉拒道:“我心中自有规划。”

    他当然知道现在东京大学水平还不高。

    说起来,目前整个欧美大学质量都是远高于日本的。

    留学欧美的学生,水平也要更高。

    所以李谕才不遗余力想要打通国内学生留学美国的通道。

    历史上自从庚子赔款开始退还,欧美接纳留学生,持续了很多年。

    可惜1930年由于国民政府提高了审核标准,再加上留学庚子赔款用尽,导致留学欧美的人数断崖式下滑。

    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担欧美大学昂贵的学费,导致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只能选择去日本留学。

    而30年代后,留学生中也就没什么大师出现。

    当然30年代后也并非一个留学欧美的都没有,国民政府曾短暂重启了公派留学计划,大佬钱学森就赶上了这个好机会。

    不过窗口仅仅打开三年再次被国民政府关上。

    不得不说,教育这件事同样是一分钱一分货。

    虽然晚清民国时期,日本比之国内大学还是要好上一些,但和欧美顶尖学府一比,根本递不上勺子。

    李谕觉得宋嘉树真是有眼光,子女全部送到美国读书,事实证明效果确实拔群。

    经过五天的航行,船只在日本东京港停靠。

    学生们会住到专门的留学生会馆。

    不少国人已经得到消息,前来接船。

    其中还有鲁迅,此时的迅哥还是个有志学医的热血青年。

    鲁迅看到了人群中的李谕,他的发型太好认,上来跟他打招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