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4/6页)
肯定要更加好好重视一下。 后续这段时间要加快进度了,好在现在时间相对自由,趁着大学堂开学前最好能搞出来个大概。 此外,李谕也确实该考虑考虑电报机的问题,现在沟通确实太不方便。 第九十九章 分形与混沌 李谕这段时间就开始忙了,混沌理论之所以一直到20世纪中期才出现,其实也是因为早期计算能力太差,很难模拟计算各种复杂的系统。 好在李谕有个计算器,虽然按起来麻烦点,但也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洛伦兹(不是洛伦兹力的那个洛伦兹,是气象学家)用的好多了。 而且他也不需要引入过多计算,主要还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要写出来。 李谕写数学论文虽然不是强项,不过混沌理论用到的数学并没有过于复杂,都是他能够掌握的。 就比如开篇提到了“分形”的概念。 分形早在十来年前,就有几位数学家摸到了门槛。 最出名的一个是瑞典数学家科赫,他提出的“科赫雪花”很出名。 就是以一个等边三角形每条边的中间三分之一部分为底边,向外再做等边三角形。 然后无限进行下去。可以理解为套娃,无限重复套娃。 如果原本的等边三角形周长是1,显然形成的科赫雪花的周长就是(4/3)的n次方,明显是个无限大的数。 但非常反直觉的是:它的周长无限长,面积却有限。 只需要画一个比之大一点点的圆,就可以把它罩住。 实际上它的面积确实是收敛的,可以求出来。 如此形成的科赫雪花一点都不“圆润”,处处扎手。用数学语言说:虽然它是连续的,但是处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