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节 (第7/8页)
尔几乎是与门捷列夫同时发布了元素周期表。而且迈耶尔当时的名气、声望、地位都要比门捷列夫大,如果是在1880年左右把这两个人拿出来比较,看看谁是更伟大的理论化学家,很可能大部人都会选择迈耶尔。 而且很难让人相信的是,门捷列夫也是不相信原子论的,更别提电子。 当然,这些属于物理领域。 不过门捷列夫之所以可以成为元素周期表的代名词,的确是因为他对元素的认识太深刻,其他人只是浅尝辄止地试着把元素排成行。但门捷列夫却在实验室里花费了整整一生去研究。元素的性质是什么样,会如何反应,他的了解比别人深刻得太多太多。 关键门捷列夫也一点都不像迈耶尔那么保守,他的第一版元素周期表汇集了当时已知的所有63种元素。 门捷列夫接着大胆预测了许多新元素,甚至着急得催促地质学家:“你们使劲儿找啊,一定会找到的!” 预测这种事就很难了。 门捷列夫断然预言了会有“类铝”的出现(也就是后来的“镓”元素)。 几年后,勒科克还真发现了它,这是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元素周期表以来发现的第一种元素。 最有趣的是,门捷列夫看了发现者勒科克关于镓元素的数据后,直接告诉那位实验化学家,他的测量一定有问题,因为镓的密度和质量与自己的预测不一样。 门捷列夫此言一出,整个化学界目瞪口呆,大家伙都觉得门捷列夫实在是过于傲慢。 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门捷列夫竟然是对的:勒科克收回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