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节 (第1/6页)

    李谕赞道:“教授仁者之心。”

    现在沙俄确实两线都有压力。

    某种程度讲,日俄战争也影响了世界走向。

    俄国东扩受阻,就加剧了与德国、奥匈在东欧的矛盾,间接影响了一战爆发。

    历史环环相扣,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有因不见得有果,但有果必然有因。

    门捷列夫又说:“你对于数理贡献这么大,我想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到瑞典拿到诺贝尔奖。”

    李谕笑道:“连教授都拿不到。”

    门捷列夫说:“你与我不一样,你来自中国,对于西欧来说没有任何威胁,甚至他们还会乐于授予你。”

    此后欧美一会儿威胁论一会儿又中国衰退论的,很是有点那啥的意味……

    但这也是说明你强大了,别人不得不重点关注一下你。

    而二十世纪初,的确是没威胁,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感觉更让人不舒服。

    第二百四十四章 顶级名家

    刚与门捷列夫提到诺奖,李谕就在去拜会巴甫洛夫时就遇到了瑞典科学院的人。

    后世诺奖评选对于提名人选是要求保密50年,所以不可能知道谁被提名。

    许多谣言不要信,想知道的话只能等五十年后的解密。

    不过二十世纪初的制度还没有这么健全。

    诺奖一般在评选的前一年下半年就开始提名工作,且并不能自荐。

    然后在二三月左右开始对人选进行筛选、审定,最终会在十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