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2节 (第4/6页)
轻的明珠遗落。 但貌似大部分科学家或者艺术家的最大成就都是在四十岁以前完成。 就像张爱玲说的那句“成名要趁早”。 佩特森来到讲台上,先为李谕做了介绍,其实他都不用多介绍,当黄皮肤黑眼睛的李谕亮相时,台下已经是阵阵惊呼。 “我的天,他就像一个与我们年龄一样的学生!” “他到底如何做到如此年纪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都有极高成就!” 佩特森伸手往下压了压:“大家安静一下!能请到当今科学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李谕院士着实不易,皇家科学院以及嘉士伯基金会共同出面才赢得了这次机会,大家一定要珍视,从他身上感悟到寻求真理的路径……” 李谕听了心想,其实我也没这么难请,稍微劝一下就可以过来嘛! 佩特森讲了几分钟后,对李谕说:“李谕院士,请你来讲吧。” 李谕走到台前,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随口说:“这次来得比较突然,我实际上没有做什么准备,不然就由大家提问,来找个引子。” 李谕扫了一圈下面的人,人数也不多,现在的大学招生规模普遍不大。 他很快就找到了玻尔,因为他的脑袋的确很大,非常明显。 “玻尔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李谕问道。 事实上他也是酝酿了好半天,叫堂堂量子力学三巨头之一的玻尔为“同学”,真心有那么一点别扭。 玻尔有些诧异,虽然他很想发言,但自己只是个新生,感觉还轮不到自己。 李谕的突然发问让他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啊……我……” 李谕笑道:“没关系,随便问就是。” 玻尔说:“我,我在想下午的足球比赛要采取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