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节 (第5/7页)
瑞典国王亲自发的都好使。 奕劻得知李谕还要顺道去俄罗斯,直接又把李谕的预备资金提高了2000银元,要不是来不及,甚至都想给他升级个顶戴。 李谕也是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作为京师大学堂学生,并且是在读,并不适合受封官身。 其实李谕心中主要是怕麻烦,一旦有了官秩,以清末的官场环境,总免不了各种应酬。 光绪那边李谕每周还要上三四次课程,在光绪知道李谕又要去俄罗斯和瑞典后,心中百感交集,不住哀叹:“朕如今只得坐井观天,观这一片永远不变的天空。李教习,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为我带回一些西洋的新鲜物品,什么都可以。” 光绪最后的口气甚至有点哀求的感觉,李谕不忍拒绝,于是答应了他:“我会尽可能多带一些西洋的新产品。” 光绪想了想说:“最好是精致的怀表,我曾经看洋人公使每人都有。” “没有问题,我记下了。” 现在对光绪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时间;但是李谕心中明白,对他最没意义的也是时间。 张德彝比预想的要晚了一些,直到一周后,他才来叫上李谕一起出发。 张德彝说:“实在抱歉,出国一趟恐怕几年都无法回来,安排朝中事务、家中琐事都花了太久。” 李谕当然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还是晚清,人们的故土情节要比二十一世纪强得多,况且交通缓慢,出国一次,再回国一般都是要数年之后。 李谕笑道:“张大使不用着急,怎么没见你的行李?” 张德彝说:“太多了,我命仆人去多雇几辆马车。光在船上就要漂泊月余,我准备再去书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