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节 (第3/7页)

来,想来在学习能力上起码不会太弱。

    李谕没承想张百熙在最后还提到了自己,莫非真要把自己当成个标杆。

    此后严复和丁韪良等京师大学堂的总教习们依次给进士们讲了讲此后的学习方向以及科目设置。

    和翰林院还很大不同,因为在进士馆里,学的东西很多进士是真的一点没接触过。

    考虑到今后他们基本还是走入官场仕途,所以科目设置上偏向于政法方向。后来留学日本时,大部分也是修的这方面专业。

    只不过他们大部分人学得再明白,还是无法理解到政法中关于改革或者说革命的真正内核。

    癸卯科状元王寿彭在听到此后的分流方向后,问道:“我们都要去国外?”

    严复是出过国的,回道:“最好如此,因为不出去,就不知道别人什么样。”

    王寿彭说:“莫非在这里学不到经世致用的学问?”

    严复说:“很遗憾,最少学不全。我们虽称为大学堂,但与日本国或者欧美之大学堂,尚有不小差距。”

    王寿彭又问:“那么我们出去后,还是要进入洋人的大学堂?”

    严复点点头:“没错。”

    二甲进士朱国桢也问道:“洋人大学堂里有很多此般学生吗?”

    严复又点了点头,略显沉重地说:“很多。”

    其实1903年这两场科考,一场癸卯正科,一场经济特科,状元都是换过的。

    本来癸卯正科点的状元就是这位朱国桢,他在保和殿殿试中名列一甲第一名。

    但名单送上去,咱们的慈禧老佛爷举着单片眼镜一看:“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