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4/6页)
” 其实李谕对科幻题材小说市场没有太大把握,毕竟现在国内科学基础真心薄弱。 但刊印总比不刊印要好。 张元济说:“后续的费用我们会根据刊发情况向先生支付。” 李谕问:“是按照比例吗?” “是的,”张元济说,“按照西洋的说法,是3到10个百分点。” 李谕说:“那就按最低的吧。” 张元济讶道:“我本来还想给先生按较高的比率。” 李谕笑道:“前期的宣发费用估计会花不少钱,就算是我为教育做点贡献。” 张元济赞道:“先生真是为国为民,不过我们商务印书社绝不是普通的小作坊,如果教材发行量大起来,我们会与先生重新商谈版税。” 李谕要是再婉拒就显得不自然了,于是说:“目前就这么说定,总之先把教材做起来最重要。” 商务印书社后来几乎垄断了晚清的小学教材市场,市场占有率起码八成,发行量是用亿为单位的。 单单那本小学国文教材发行量就超过一亿。 简直可怕。 而且商务印书社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印刷、装订质量都是上乘,可以说是行业标杆。 即便是发行价格只有几十文,上亿册按照最低3%算的话稿酬也是大几万两银子。 当然喽,到了二十一世纪后,教科书已经是管控性质,不再按照这种版税分成。 只是晚清阶段,朝廷完全就是摆设,商务印书社作为一个民间企业,如果不搞教材,朝廷恐怕再花几年也憋不出来。 商务印书社这第一桶金打的基础太好了,到了大清灭亡的前夕,已是晚清仅有的15家资产超过百万元的大企业之一。 虽然张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