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节 (第2/6页)

俄罗斯文坛泰斗的真容;还有创作了人尽皆知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列宾。

    托尔斯泰本人也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在这个领域的造诣真心很高。

    但此后冷战时期,老美和苏联的斗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军备,为了打压俄国的文化领域,针对现实主义流派,老美疯狂推起了超现实主义。

    把各种寻常人根本看不懂的画作炒出天价。

    乃至到了如今的艺术领域,似乎看不懂超现实主义就是艺术文盲。

    哎,李谕也不懂美术,只能喟叹自己美学认知是不是真的太低,有些东西的确看不出怎么就那么艺术了。

    他只能私下里偷偷这么想,不然肯定会被骂成艺术文盲,也不明白难道越是不懂越是抽象就越是艺术吗。在他的认知里,艺术是多样化的,并不是只有欧美的超现实主义。

    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就属于在现实中挖掘更深的内涵,普通人起码能够看懂。

    吕碧城十分激动:“我看过报道,托尔斯泰先生是当今一等一的文豪。”

    李谕笑道:“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国内差不多在几年前刚开始对托尔斯泰的作品开始翻译工作,不过受限于翻译水平,托翁的几部大作还没有翻译到国内。

    但到了辛亥以后,以及“五四运动”时期,彻底迎来了翻译托翁的高峰。

    那时候国内的文坛大佬们,如鲁迅、茅盾等纷纷倡导读俄国作品,也就导致了文学界对俄国名家的翻译和研究蔚然成风。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托翁的作品已经基本全部翻译到国内。

    由于影响力太大,建国后,再次对托翁的三部长篇经典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进行大规模的重译与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