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节 (第2/7页)
硬生生靠一支笔,向世人开始分析人类的内心与感受。 想想都觉得很难,甚至比玻尔兹曼当时的处境还要难。 ——心理学在后世是显学,如今可不是。 所以弗洛伊德就像把一个陌生人带进一个漆黑的房间,然后给对方讲明白房间里的构造与陈设。 但这可是心理哎,人的内心,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难琢磨的了。 如果各位有心情耐着性子看他的书,就会发现真心读不下去。 一方面是欧洲人独特的写作习惯,说得直白点就是有点啰唆;如果能读进去,就会发现他自己都写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作为读者都会替他着急。 弗洛伊德自己也知道这种处境,很无奈,毕竟他的时代,心理学刚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显得太单薄。 所以弗洛伊德自己坦然在书的末尾承认:“本书写到接近尾声时,作者必须请求读者原谅,原谅作者不是一个老练的向导,因此让读者走了一些乏味、单调的岔路和绕道。毫无疑问,作者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在此,我设法做些改善,虽然似乎有点晚了。” 你体会体会他的心境。 只不过目前全世界能找到的最懂心理学的,可能也就是他。 而且波老爷子现在明显好转,只要是能在内心塑造好积极的人格,就能彻底走出心理阴霾。 李谕是真心不希望这个超级大佬因为科学上的质疑而自杀。否则他会感觉是对科学本身的极大嘲讽。 弗洛伊德此时的名气远没有后世那么大,毕竟此时接受心理学的人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