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2/7页)

本人打仗?”

    李谕说:“不仅打仗时候,此后《马关条约》签订时期,更是在被完全监听状态。”

    唐绍仪瞬间感觉手里的雪茄都不香了,“当年李中堂在日本的马关与皇上用电报通信,难道日本人那时候一直知道我们的底牌?”

    这在后世已经是历史事实,李谕点点头:“的确如此。”

    唐绍仪恨恨道:“他们当时可是说,要让我们独立决定,李中堂也都是秘密与京城联络。”

    李谕叹道:“想想也不可能。”

    日本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掌握了大清电报的密码,但由于当时国内知识有限,清廷官员仍然认为电报通信可靠,或者说他们压根也不知道这东西存在破译与监听一说,结果使得本就不利的马关条约谈判更加处于下风。

    在签约前,李鸿章的中枪令日本在谈判桌上有所让步。

    于是李鸿章在与日本方面初步会晤后通过电报向光绪皇帝汇报情况,希望获得皇帝的意见。光绪在电报中叮嘱李鸿章:“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钦此”。

    日本方面立刻知道了大清皇帝的底牌,在谈判桌上自然不会再让步。

    这属于外交场上的顶级机密,轻轻松松让别人知道,肯定完犊子。

    唐绍仪无奈道:“已经过去了,谁叫我们那时候不懂,不过现在有你就好了,还有你做出的无线电报机。”

    李谕说:“日方现在是时间紧迫才直接采买电报机,后续如果腾出手来,逐步掌握了无线电加密手段,依旧需要进行解密与监听。”

    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