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2章 奥斯卡撑不住了 (第7/9页)
想楚舜导演定是博尔赫斯的粉丝,《虚构集》中短篇环形废墟的故事。 出于对盗梦空间电影构解,简略说说—— 魔法师逃到火神祭坛遗迹,在梦中创造一位少年,他想要将少年带到现实中,又担心少年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即不怕火焰,会意识到自身只是他人梦中幻影,少年会沮丧。 在思考中,火神祭坛燃起远古火焰,魔法师想了却残生,走进火焰,但他不惧怕火焰——魔术师知道了,他自己也是别人梦中的幻影。 “假如他不再梦见你……” 柯布如果不再入梦或做梦,妻子梅尔就不再存在,如果柯布没有两个孩子,那么对他来说有妻子存在的梦是现实,还是孤身的现实是现实? 看完《盗梦空间》我收回了想法,楚舜先生的思考创意不是来自于博尔赫斯。 《环形废墟》,是在虚幻中对死亡意志的谈论,而《盗梦空间》是对“现实”的讨论。 男主柯布最后和亡妻梅尔的戏,展露出柯布想要回到现实的原因仅仅是一双儿女。 我们在乎现实,不是因为现实是现实。 东西方两位大师,在相隔一个世纪的对话,都选择用梦,也都选择是梦中梦,或许这是大师们的共性。] 评论家为什么厉害,是因为他们可以引经据典,博尔赫斯在华夏名气挺大,但觉得多数名气来源于《小径分岔的花园》,《虚构集》知道的人是真少。 可认真说起来,盗梦空间和环形废墟的故事还真有一点异曲同工。 要知道博尔赫斯是四十年代的作家,七十年代就思考这些问题,文豪之所以是文豪,真不一定是被捧起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