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1/4页)
    他们捧上来。    所以方宁宁基本上空手套白狼:给了他们特旨,给了他们办事需要的权力,给了他们建功回来晋封的承诺。    至于谁替他们出钱、谁给他们卖命,方宁宁并不在意他是皇帝。到时候要收归己用,越过这些皇室子弟,给下面做事的人去一道褒封的圣旨就行。    封建人士,愿意巴结权贵的,只要能巴结皇帝,就不会去巴结皇室贵族。    朝臣们注意到了这件事。    武官们因为有不少子弟被选为随从卫官,辛苦几年,可以赚一个出身,大多支持;文官则试探着上奏了几句靡费国力。    方宁宁留中不发。    于是文官踟蹰了    因为大魏一朝,中央的权利已经向皇帝集中到了相当的程度,官员们在皇帝跟前,早已没有了坐而论道的资格,只能站着说话,上奏的事项重大一点、对答紧张一点,还得下跪了说。    文官的踟蹰,很可能酝酿出联名上书。    对此,方宁宁只有四字评价闲得沽名。    杀一批换一批没什么用处,因为换上来的还是会沽名。    既然如此,让他们忙碌就行了。    故而方宁宁直接用另外一件事转移了朝争的重心:    开海禁。    东峻峰抵京这天的早朝上,臣子们正为此事吵得面红耳赤。    这当然不全是为了辩明国事,还有派别、私怨等缘故在里头。    方宁宁冷眼瞧着,权当看戏。    有御书房伺候的太监过来报信。不过因为皇帝正在上朝,到了大殿东小门外就等着不动了。    方宁宁瞥了一眼,知是东峻峰到了,依口谕在御书房的西厅候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