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屈原二三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屈原二三事 (第4/11页)

是前面说过的莫敖之一,同列者三人,上有令尹,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屈原,已经成功进入了楚王朝的权力中心。

    从屈原的自述以及相关史料来看,屈原当时应该得到了楚怀王的高度信任,并确实放手做了很多事情,在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及前王之踵武和国富强而法立都有所举措,也的确收到了一定效果。

    除内政外,屈原在外交上也有很强的能力,在各诸侯国之间也享有盛誉,被赞为博闻强识,娴于辞令,明于治乱,应对诸侯。在外交上,他特别重要的一个成就,是坚决主张改变亲秦政策,与齐国盟好。这件事情,是由他亲自出使齐国办下来的,非常重要,几乎可以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齐楚结盟之后不久,就由苏秦头悬梁的那位奔走合纵,形成了楚齐魏韩赵五国联兵伐秦的局面,当时的五国之长便是楚怀王,大兵浩荡,淹掠函谷,可以说是很给了秦国一点厉害尝,也很长了楚国的威风。

    但是很遗憾,几乎每一段历史故事在讲到这种时候,都要出现一个但是。

    但是,当屈原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y影却在背后悄悄出现,依靠怀王的无限制授权而贯彻着自己的意志,却没有注意到王上的心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屈原的悲剧,实在是早已注定。

    某一天,某个据说是姓上官的人,终于把楚王自己也隐隐绰绰想到过的事情挑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样成功的挑唆,据说就令楚王大怒,疏屈平。

    如果一切属实,那么上官大夫就实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y谋家,但我却一直都以为,那实在是高抬了他。

    上官之于怀王,也不过等于秦桧之于高宗,一个在正确的时候准确迎合了在上位者心里最y暗一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